18918712959
上海瀚翎致力于研发、生产、销售科学仪器
联系我们
9 07, 2025

锂电浆料设计与优化策略

锂电浆料设计与优化策略 锂离子电池作为核心储能器件,在现代社会中应用广泛。电池浆料的配方构成对其性能与品质具有决定性影响,科学设计与优化浆料配比是锂离子电池制造的关键环节。 浆料配比设计与优化 1:浆料配比的重要性 1.1 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浆料中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及溶剂的比例,直接关联电池的能量密度、容量、循环寿命、倍率性能等核心指标。 1.2 满足多样化应用需求: 不同应用场景对电池性能要求各异。例如,消费电子产品侧重高能量密度与长寿命,而动力电池则强调高功率输出与循环稳定性。通过精细调节浆料配比,可适配各类应用场景的具体需求。 2:浆料主要成分及其配比 [...]

8 07, 2025

锂电池正极浆料炭黑分散问题及解决措施

锂电池正极浆料炭黑分散问题及解决措施 在锂离子电池材料研发领域,实验室常用的锂离子扣式电池是快速验证新型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及电解液 / 添加剂电化学性能的核心工具。其标准化结构(如直径 20mm、厚度 3.2mm)、低成本制备及快速测试特性,极大加速了电池材料的筛选与迭代进程。但在扣式电池正极浆料制备阶段,导电炭黑(如常规导电炭黑、乙炔黑等)因比表面积大(通常达 50-150m²/g)、表面能高,极易形成难以分散的团聚体,成为实验室小规模制浆的典型痛点。这种团聚不仅导致浆料体系不均一,更会造成电极导电网络出现 “断点”,最终引发电极导电性下降 15%-30%、机械强度弱化(如极片掉粉率升高),直接影响扣式电池的充放电效率与循环稳定性。以下从核心原因与针对性解决措施两方面,结合实验室超声锂电池正极浆料炭黑分散技术展开分析: 一、实验室正极浆料炭黑分散不良的核心原因 [...]

7 07, 2025

实验室超声波分散炭黑

实验室超声波分散炭黑 使用实验室超声波分散设备来分散炭黑是一个非常常见且有效的应用。炭黑由于其极高的比表面积和强烈的团聚倾向,很难在液体介质中分散均匀。超声波的空化效应能够产生极强的剪切力,有效地打碎这些团聚体。 下面我将为您提供一个详细、系统化的操作指南和原理说明。 一、超声波分散原理简介 超声波分散的核心是 “空化效应” 。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探头)将高频电信号转换为高频机械振动,并通过变幅杆(探头尖端)传递到液体中。 * 产生负压区: 声波在液体中传播时形成疏密区。在疏区(负压区),液体被撕裂,产生微小的真空气泡(空化泡)。 [...]

6 07, 2025

扣电中炭黑分散不均匀的影响和检测方法

扣电中炭黑分散不均匀的影响和检测方法 在制备扣式锂电池电极的过程中,浆料内炭黑(常用导电剂)的分散均匀性对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具有关键影响。若炭黑分散不均,将引发多方面问题,主要包括: 1. 内阻增大,导电网络不完整 炭黑团聚区域虽局部导电性较高,但难以形成电极整体有效的导电通路;而在炭黑缺失区域,活性物质因缺乏电子传输路径而形成“孤岛”,无法充分参与反应,造成局部高阻抗区域。整体表现为电极电子电导率下降,电荷转移阻抗和欧姆阻抗显著增加。 2. 活性物质利用率低,容量下降 在导电网络不完整的区域,活性物质(如NCM、LFP、石墨等)无法有效进行锂离子嵌入和脱出,造成部分材料“失活”。同时,由于炭黑未能均匀包覆活性物质表面,有效电化学反面积减少,使得电池实际容量,特别是在高倍率条件下,明显降低。 3. 电流分布不均,局部极化严重 [...]

5 07, 2025

实验室超声分散光伏导电浆料

实验室超声分散光伏导电浆料 超声分散技术:破解光伏导电浆料分散难题的实验室关键工艺 在光伏产业飞速发展的浪潮中,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与成本一直是核心的竞争焦点。而作为形成电池电极关键材料的光伏导电浆料,其性能优劣直接决定了电池片的导电性和最终的光电转换效率。在浆料的制备与研发过程中,分散工艺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其中实验室超声分散技术凭借其独特优势,成为了优化浆料性能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一、 光伏导电浆料:太阳能电池的“生命线” 光伏导电浆料是一种由导电相(如银粉、铝粉)、玻璃氧化物、有机载体(树脂、溶剂、助剂)等组成的复杂固-液混合物。其主要功能是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在电池片上形成精细的电极栅线,收集和传输光生电流。 * 银浆:用于正面电极,要求导电性极高、栅线精细,是影响电池效率的关键。 * 铝浆:用于背面电极和背场,主要起到形成背场、导通和反射光线的作用。 [...]

4 07, 2025

分散光伏导电浆料

分散光伏导电浆料 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核心功能依托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实现光电转换:当太阳辐射穿透电池表层的减反射膜,能量被内部半导体吸收后,光子会激发晶格中的电子脱离束缚,形成电子 - 空穴对;这些载流子在 PN 结内建电场的驱动下定向迁移 —— 电子向 N 区移动、空穴向 [...]

3 07, 2025

实验室超声分散光伏导电浆料操作指南

实验室超声分散光伏导电浆料操作指南 光伏导电浆料(通常包括银浆、铝浆等)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电极的关键材料。其中的导电颗粒(如银粉、铝粉)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团聚,从而影响浆料的印刷性能和电池片的电性能。超声波分散是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产生的高频、高能量振动(“空化效应”)来打碎团聚体,使其均匀分散在有机载体中,是实验室里制备和优化导电浆料最常用且有效的方法之一。 实验室超声分散光伏导电浆料操作指南 一、 核心原理:空化效应 (Cavitation) 超声波发生器(换能器)将高频电信号转换为机械振动,并通过探头(变幅杆)传入浆料中。这种振动在液体介质中产生无数微小的真空气泡并使其迅速破裂,瞬间产生极高的局部压力(可达1000 atm)和温度(可达5000 K),形成强烈的冲击波和微射流。这种巨大的力量能够有效地冲击、剥离和打碎导电颗粒的团聚体,从而实现纳米或微米级颗粒的均匀分散。 二、 [...]

2 07, 2025

纳米银粉形貌对导电银浆性能的影响及应用展望

纳米银粉形貌对导电银浆性能的影响及应用展望 导电银浆是一种关键的基础电子材料,由金属粉末、粘合剂、溶剂及多种助剂经机械混合形成均匀黏稠的浆体。在液态状态下通常不导电,需经固化或烧结处理后才能形成高导电通路。其应用极为广泛,覆盖从触摸屏的透明电极、手机内部的高密度互连、柔性OLED显示电路,到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栅线,乃至医疗电子设备中的精密线路,均依赖其出色的导电性能实现功能。随着应用场景不断扩展与性能需求的持续提升,导电银浆正向更精细、高性能的方向发展。例如,采用不同形貌的纳米银粉,会显著影响银浆的最终性能与适用领域。 银基导电浆料的导电机理 导电银浆的导电性并非仅依赖于银粉本身的电导率,更关键的是其在固化后形成的连续导电网络。该网络的连通性、完整性及粒子间接触电阻共同决定了整体导电性能。目前广泛接受的导电机理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 渗流理论 当银粉含量较高时,在固化过程中随着有机溶剂的挥发,银颗粒之间形成直接接触,建立起金属-金属导电路径,从而实现高效的电子传输,电阻最低。 2. 隧道效应 当银颗粒含量较低、间距极小(约1–10 [...]

1 07, 2025

导电银浆的特性、导电机理及不同形貌应用

导电银浆的特性、导电机理及不同形貌应用 导电银浆是工业领域关键的基础功能材料,经机械混合工艺将金属粉体、粘合剂、溶剂及助剂等组分均匀调配,形成粘稠状浆料体系。该浆料在液态状态下通常不具备导电能力,但经固化处理后,可形成稳定且优异的导电结构。在诸多领域中,它都扮演着“导电线路”的核心角色:从触摸屏的超薄透明电极、手机芯片的高密度互连链路、柔性OLED面板的精细电路,到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表面栅线,乃至医疗电子设备的内部导电连接,均可见其身影。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与性能要求的不断升级,导电银浆正朝着更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例如,采用不同表面形貌的纳米银粉制备的导电银浆,其最终导电特性、适用场景会呈现显著差异。 在导电银浆的制备环节,尤其是光伏领域专用导电银浆,超声波分散技术的应用尤为关键。该技术借助超声波的空化效应,可高效打破银粉(如纳米银颗粒、银纳米片)在体系中的团聚体,促使银基粉体在粘合剂与溶剂中实现高度均匀分散,有效减少后续固化/烧结过程中导电网络的孔隙与断点,为光伏电池栅线的精细成型、降低界面电阻提供了重要保障。 银基导电浆料的导电原理 导电银浆的导电机理并非仅依赖银粉自身的体电导率,核心取决于固化或烧结后形成的导电网络——网络的连通性、完整性及接触阻抗,直接决定了最终的导电效果。目前,行业内广泛认可的导电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1. 渗流理论 当导电浆料中导电颗粒含量达到特定阈值时,在固化或烧结过程中,随着有机溶剂的分解与挥发,导电颗粒会相互紧密接触,形成连续的物理导电通路。此时电流可通过金属间的直接接触高效传输,是导电效率最高的机制。 2. 隧道效应 [...]

30 06, 2025

静电纺织技术能够制备用于过滤的PTFE膜吗

静电纺织技术能够制备用于过滤的PTFE膜吗 静电纺织技术(又称静电纺丝)能够制备用于过滤的聚四氟乙烯(PTFE)膜,且在过滤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其核心逻辑和关键信息如下: 1. 技术可行性:解决PTFE的加工难点 PTFE本身熔点高(约327℃)、常温下难溶于常规溶剂,直接纺丝难度较大,但通过以下方式可实现静电纺丝: 使用PTFE分散液(如PTFE微粉与水/有机溶剂的混合物)作为纺丝原料,通过静电场拉伸形成纤维前驱体。 与可纺性聚合物(如聚乙烯醇、聚氨酯)共混纺丝,后续通过高温烧结去除共混组分,保留PTFE纤维结构。 2. 过滤优势:结构与性能的协同 静电纺丝制备的PTFE膜天然适配过滤需求,核心优势源于其独特结构: [...]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