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S器件中的引线键合
引线键合(Wire Bonding)是MEMS器件封装中最主要的内部互连技术,目前占据超过90%的应用比例。该工艺借助极细金属丝(直径通常在18~50μm之间),通过热、压力或超声波等能量形式,使引线与芯片及基板焊盘之间形成原子级别的结合,从而实现可靠的电气连接与信号传输。MEMS引线键合技术多继承自集成电路行业,其典型流程包括:首先将金属线端烧结成球,压焊至芯片焊盘(第一焊点),再按预设路径布线并压合于基板焊点(第二焊点),最后断线并形成新球,为后续键合作准备。常见的键合方式包括热压键合、超声键合和热超声键合,本文不再对这些技术进行详细展开。
在键合材料方面,常用的引线包括金(Au)、铝(Al)、铜(Cu)及银(Ag)合金等。金线化学稳定性高、导电性与塑性优良,工艺成熟度高,但成本较高,且与铝焊盘界面易形成金属间化合物,影响长期可靠性。铝线价格较低,但容易氧化,机械强度不高,电阻率较大,热导性能一般,所需焊点尺寸通常更大。铜线虽然成本优势明显,却极易氧化,键合时往往需要更高的超声波能量和压力,因此多用于中低端产品。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超声波键合作为一种非热工艺,在MEMS封装中具有独特优势。它通过高频振动直接破坏金属表面氧化层,实现固态扩散连接,尤其适用于对热敏感或存在易氧化材料的微结构系统。
在MEMS器件中,引线直径通常介于18μm至50μm,焊盘材质以铝为主,高可靠性应用中也会采用金焊盘。焊盘尺寸需至少为球焊直径的1.5倍。以25µm~50µm引线为例,焊盘通常设计为60µm×60µm至100µm×100µm。在细间距应用中,相邻焊盘边缘间距一般不少于25µm。
不同MEMS器件对键合工艺有特定要求。例如,压力传感器的敏感膜易受热和机械应力影响,可能导致零点漂移或灵敏度变化,因此宜选用低温键合工艺(如热超声键合)并优化线弧形态以释放应力。RF MEMS开关处理高频信号,引线带来的寄生电感和电容会严重影响性能,因此要求引线尽可能短、弧高尽量低且保持一致。光学MEMS(如微镜)则需确保键合线的位置和弧高不干扰光路。加速度计与陀螺仪内含可动质量块和悬臂结构,对超声振动极为敏感,键合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机械冲击。
联系电话:18918712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