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制造中的焊接技术

在锂电池的电芯内部,极片与极耳的连接是极为关键的环节。极片由厚度通常在 5 – 20μm 的铜箔或铝箔构成,而极耳则采用 0.1 – 0.3mm 厚的铝或铜合金。它们之间必须建立可靠连接,以形成顺畅的电流导出通道,这直接关乎锂电池的性能与安全。​

传统焊接方法,如激光焊,在连接极片与极耳时存在诸多弊端。其焊接过程产生的高温,易使极片发生脆化。对于薄铜箔而言,甚至可能出现烧穿现象,严重破坏极片结构。而且,高温会促使极耳与极片间形成脆性合金层,增大电阻,影响电池的导电性,降低电池充放电效率与循环寿命。​

为解决这些问题,超声波焊接技术应运而生,并在锂电池制造中得到广泛应用。超声波焊接频率处于 20 – 60kHz 的高频振动范围。在焊接极耳与极片时,高频振动使二者表面产生塑性变形。这种变形能够有效破除极耳与极片表面的氧化层,让纯净的金属表面相互接触。随着振动持续,金属原子间的距离不断拉近,最终形成 “机械 – 冶金结合”。尤为突出的是,超声波焊接的热影响区极小,焊接过程中的温度通常低于 150℃。这一特性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避免极片因过热而断裂,另一方面,由于锂电池内部隔膜的熔点约在 130 – 160℃,低温焊接能够防止隔膜受热融化,保障了电芯内部结构的稳定,极大提升了锂电池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锂电池制造中的焊接技术 - 焊接锂电池制造 - 上海瀚翎

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超声波焊接在保障焊接质量的同时,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它无需额外的焊料、助焊剂,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减少了焊接过程中的污染。而且,该技术可适应不同材质、厚度的极片与极耳的焊接需求,具备良好的工艺灵活性。通过精确控制焊接参数,如频率、振幅、焊接时间和压力等,能够实现高质量的焊接连接,满足锂电池大规模生产的严格要求。​

在锂电池制造迈向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的发展进程中,超声波焊接技术凭借独特优势,成为极片与极耳连接工艺的理想选择,为推动锂电池产业的技术升级发挥着关键作用。​

联系电话:18918712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