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填料超声分散聚合物
在材料科学领域,将纳米填料添加到聚合物中是提升材料性能的一种重要策略。纳米填料相较于传统微米级填料,其独特之处在于拥有极高的比表面积。这一特性赋予了纳米填料强大的潜力,能够显著提升材料的机械性能,例如让材料在刚度和韧性方面实现同步增强,使材料在承受外力时,既不易发生变形,又具备良好的抗断裂能力,从而极大地拓展了材料的应用范围。然而,要充分发挥纳米填料高比表面积的优势,关键在于实现纳米颗粒在聚合物中的良好分散。这意味着纳米颗粒需在聚合物基体中均匀分布,并且彼此之间要充分分离,避免出现团聚现象,否则将无法有效发挥其性能优势。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将巧妙地利用超声变幅杆产生的超声波,开展了将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分散到环氧树脂中的研究工作。在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系统且全面地改变了多项关键工艺参数,包括超声振幅、分散时间以及材料体积等。通过不断调整超声振幅,探究不同能量输入下纳米颗粒的分散效果;改变分散时间,观察随着时间推移纳米颗粒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进程;调控材料体积,分析体系规模对分散情况的影响。
与此同时,研究人员还面临着如何精确描述超声分散过程的挑战。为此,他们对原本适用于珠磨机的分散模型进行了针对性调整,使其能够契合超声分散过程的特点。并且,为了验证所调整模型的有效性,研究人员将其与另一种分散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他们的核心目的在于寻找到一个合适的数学表达式,该表达式能够准确地将超声工艺参数与材料中的颗粒尺寸建立起关联。一旦获得这样的数学模型,便可以为后续的实验提供精准的预测依据,极大地提高实验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实验试错次数,推动纳米颗粒在聚合物中分散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 。
有兴趣可直接联系电话或者+微信18918712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