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键合赋能 NTC 器件制造

超声波键合技术凭借其低温、无焊料、高可靠性的核心优势,在NTC(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件制造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主要用于实现NTC芯片电极与外部引线(或引脚)之间的高效、精密电连接。以下从技术作用、核心优势、工艺要点及应用细节展开说明:

一、核心作用:实现NTC器件的“电连接桥梁”

NTC器件的核心是热敏陶瓷芯片(如MnO-NiO-CoO系陶瓷),其两端需通过电极(通常为Ag、Au等导电层)与外部引线(如铜线、镀金线)连接,才能实现温度信号的采集与传输。超声波键合的作用就是在无高温焊接、无额外焊料的前提下,通过机械振动与压力的协同作用,使引线与芯片电极表面形成牢固的“冶金结合”(原子级扩散或微焊接),建立低电阻、高稳定的电通路。

二、适配NTC器件制造的核心优势

NTC器件通常具有体积微小(如0402、0603贴片型)、对温度敏感(高温易破坏热敏特性)、需长期稳定工作(如汽车电子、医疗设备) 等特点,超声波键合恰好能匹配这些需求:

1. 低温键合,保护芯片特性
超声波键合依赖“超声振动产生的局部摩擦热”实现连接,整体温度通常低于200℃(远低于传统焊接的300℃+),不会导致NTC陶瓷芯片的热敏系数(B值)漂移、阻值稳定性下降等问题,从根本上保障了器件的核心性能。

2. 无焊料污染,降低接触电阻
无需使用焊锡、焊膏等焊料,避免了焊料中的助焊剂残留、金属间化合物(如Cu-Sn合金)形成等问题。键合处为引线与电极的直接冶金结合,接触电阻极低(通常<10mΩ),且长期使用中电阻漂移小,确保NTC器件的测温精度(±0.1℃~±1℃)。

3. 精密可控,适配微型化需求
超声波键合可通过设备精准控制键合压力(10~100gf)、超声功率(5~50W)和时间(10~100ms),能适配NTC芯片毫米级甚至微米级的电极区域(如芯片尺寸<1mm×1mm时),且键合点体积小、无飞溅,不会造成相邻电极短路。

4. 高可靠性,适应恶劣工况
键合点的力学强度高(引线拉力通常>5gf),且具有良好的抗振动、抗温循(-40℃~125℃)和抗湿热性能。这对于NTC器件的典型应用场景(如汽车发动机舱、工业温控设备)至关重要,可大幅提升器件的使用寿命(通常>10万小时)。

三、NTC器件中的超声波键合工艺要点

NTC器件的超声波键合通常针对“芯片电极-引线”或“引线-引脚框架”两个环节,核心工艺步骤及参数控制如下:

 1. 键合前预处理
– 芯片电极处理:NTC芯片表面的Ag/Au电极需保持清洁,去除氧化层或油污(可通过等离子清洗或酒精擦拭),确保电极表面粗糙度(Ra)控制在0.1~0.5μm,提升键合界面的结合力。
– 引线选择:根据NTC器件的功率和可靠性需求,常用引线为镀金线(φ0.02~0.1mm)或镀铜线(成本更低,适配中低端场景) ,引线表面需无氧化、无毛刺。

2. 核心键合参数匹配
NTC器件的键合参数需结合芯片尺寸、电极材料、引线规格调整,典型参数范围如下:
超声频率 | 60~100kHz | 频率越高,振动越精细,适配微型电极 |
| 键合压力 | 20~80gf | 压力不足导致结合不牢,过高易压损陶瓷芯片 |
| 超声功率 | 10~30W | 功率过低无法形成冶金结合,过高烧蚀电极 |
| 键合时间 | 20~80ms | 时间过长导致引线疲劳断裂,过短结合强度低 |

超声波键合赋能 NTC 器件制造 - 超声波键合 - 引线键合 - 瀚翎科技

3. 质量检测标准
键合后需通过3项核心检测确保可靠性:
– 力学检测:引线拉力测试(最小拉力≥5gf)、键合点剪切测试(剪切强度≥15MPa);
– 电学检测:接触电阻测量(≤10mΩ)、常温/高低温下的阻值稳定性测试;
– 外观检测:键合点无裂纹、引线无弯折断裂、电极无脱落。

四、典型应用场景

在不同类型的NTC器件制造中,超声波键合的应用略有差异:
– 贴片式NTC(如0402、0603型):直接将镀金线键合在芯片两端电极与贴片引脚之间,键合后覆盖环氧树脂封装,适用于消费电子(如手机电池测温);
– 插件式NTC(如轴向引线型):先将引线键合至芯片电极,再将引线与金属引脚焊接(或二次键合),适用于工业温控;
– 高精度NTC模块:采用“金线+超声键合”连接芯片与PCB板上的焊盘,配合校准电阻实现±0.05℃级测温,用于医疗设备(如体温枪)。

超声波键合技术通过低温、无焊料、精密化的连接特性,完美解决了NTC器件制造中“保护热敏特性、降低接触电阻、适配微型化”的核心需求,是当前中高端NTC器件量产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工艺,直接影响器件的测温精度、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联系电话:18918712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