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多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触发抗生素
超声在药物递送领域应用广泛,低频超声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是常用药物载体,其中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存在药物释放难以控制的问题,而非多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在低频超声下的药物释放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索非多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作为低频超声响应性药物载体的可行性。
合成非多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负载环丙沙星的非多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和负载环丙沙星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并对其进行表征。
通过改变超声探头位移,利用20kHz超声处理纳米颗粒悬浮液,用UV-Vis光谱测定释放的环丙沙星量,同时设置静态对照实验。
使用激光多普勒振动测量仪测量超声探头的位移幅度,用冲击波被动空化探测器检测空化发射信号,通过毛细管实验和高速成像观察纳米颗粒的空化响应。
激光多普勒测速测量表明,超声探头位移幅度与输入功率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但高功率时出现非线性效应,导致位移减小。

实验级超声波液体处理设备
冲击波被动空化探测器检测和毛细管实验表明,非多孔与比多孔更能促进空化,其表面粗糙、存在更多成核位点以及气体含量等因素影响空化过程,且非多孔纳米颗粒的药物释放机制与多孔纳米颗粒不同。
非多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作为空化敏感药物载体用于抗生素递送的潜力,在低频超声下可实现可控药物释放,且释放量适用于临床治疗,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有兴趣可直接联系电话或者+微信18918712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