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8712959
上海瀚翎致力于研发、生产、销售科学仪器
联系我们
17 09, 2025

超声波引线键合

超声波引线键合 (Ultrasonic Wire Bonding) 超声波引线键合 是微电子封装领域的核心互连技术,专门用于实现芯片(Chip)与封装基板、引线框架或其他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与机械固定。其本质是通过高频超声波能量,将直径微米级的金属引线两端分别“键合”到芯片焊盘(Pad)和外部引脚(Lead)上,形成稳定的电流通路。该技术因精度高、可靠性强、成本可控,占据全球微电子互连市场的90%以上,广泛应用于CPU、传感器、功率器件、消费电子等几乎所有电子芯片的封装环节。 一、核心定位与价值 在电子封装中,芯片本身的焊盘尺寸极小(通常几十微米),且无法直接与外部电路连接,超声波引线键合扮演着“微观导线桥梁”的角色: - 电气连接:为芯片内部电路与外部系统提供低电阻的电流通道,确保信号或电能的高效传输。 [...]

17 09, 2025

超声辅助提取不同工艺代谢检测

超声辅助提取不同工艺代谢检测 植物提取物中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受关注,代谢组学可用于分析植物代谢过程。白及作为药食同源的传统中药,其提取物有多种生物活性,但不同提取方法对其活性成分的影响缺乏研究,且白及的苦味成分及药用价值也有待挖掘。 采购新鲜白及块茎,干燥白及粉末分别采用冷、热提取法从新鲜和干燥白及块茎榨汁得到白及提取物,各设置三个生物学重复。 干燥白及块茎10g或新鲜白及块茎100g加400mL双蒸水,在超声功率350W、频率40千赫兹、温度5℃下超声提取20min,之后榨汁。 新鲜和干燥白及经超声清洗后,在冷(-4℃ - 0℃)、热(80℃ - 100℃)条件下超声破壁榨汁,经纱布过滤、多次离心,取上清液用0.22µM滤膜过滤,冻干成粉备用。 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分析显示,不同提取工艺得到的代谢物存在显著差异,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稳定且有效,能区分不同提取工艺。 [...]

17 09, 2025

铜与石墨的超声波辅助钎焊技术

铜与石墨的超声波辅助钎焊技术 石墨凭借耐高温、高强度、耐腐蚀及优异的导电传热性,在多个工业领域占据重要地位;铜则以出色的导电导热能力与良好加工性能,成为工业生产中的关键材料。二者结合形成的连接件,因兼具两种材料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核能、汽车、航空航天等高端行业。 然而,石墨与铜的物理性能差异显著,尤其是膨胀系数和弹性模量相差极大,这给二者的焊接带来了巨大挑战。传统焊接方式难以克服这种性能差异,无法形成满足使用需求的焊接接头,成为制约相关行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超声波辅助钎焊技术的出现,为解决石墨与铜的焊接难题提供了有效方案。该技术的核心原理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效应,破碎母材表面的氧化膜,从而促进焊料在母材表面的润湿,最终获得符合使用要求的焊接接头。 在具体的钎焊过程中,若不引入超声作用,焊料在加热过程中极易生成氧化膜。这些氧化膜会包裹焊料,阻碍焊料与母材表面充分接触,导致无法实现完全润湿,严重影响焊接质量。而采用超声波辅助钎焊时,当石墨和铜被加热到钎焊所需温度后,通过超声烙铁头对二者分别施加超声作用,并同步涂敷焊料。超声波的空化效应能显著改变钎料在母材表面形成的氧化膜的尺寸与形态,打破氧化膜对焊料的束缚,有效促进焊料在母材表面的润湿与铺展。待焊料在母材表面充分铺展后,将两个母材沾有焊料的面贴合,并施加一定压力,保持该状态直至冷却,即可完成石墨与铜的钎焊作业。 从界面作用机制来看,在超声波辅助钎焊过程中,超声波的空化作用不仅能破碎钎料表面的氧化膜,还能促进石墨中的碳元素与钎料中的活性元素相互吸附,加速界面反应的进行,进一步优化熔化的液态活性钎料在石墨表面的润湿与铺展效果。而在铜母材一侧,主要是通过液态钎料与铜母材之间的相互扩散溶解,形成稳定的反应层,确保焊接接头的强度与可靠性。 联系电话:18918712959 

17 09, 2025

超声波电烙铁锡焊设备

超声波电烙铁锡焊设备 一、什么是超声波锡焊? 超声波锡焊是一种颠覆传统的无焊剂焊接技术,自 20 世纪 50 年代起便开始用于铝等难焊材料的连接。它以高频振动(通常 20-30kHz)引发的空化效应为核心,无需化学助焊剂就能去除材料表面氧化层,配合热量实现材料粘接,因全程无化学污染被视为环保焊接的典型代表。 与常见的超声波塑料焊接不同,它并非依赖振动直接产热熔化工件,而是通过独立热源先熔化焊料,再以熔融焊料为介质传递振动能量 —— [...]

17 09, 2025

静电纺丝制备复合贴片

静电纺丝制备复合贴片 静电纺丝技术跨界赋能医学:开创糖尿病创口修复新纪元 静电纺丝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纳米纤维制备方法,正在医学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特别是在糖尿病创口管理这一临床难题上,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复合贴片为糖尿病创面修复提供了创新的神经-血管双重修复方案,展现出独特的治疗优势和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一、糖尿病创面修复的临床挑战与需求 糖尿病创面,特别是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患者最严重和昂贵的并发症之一。由于其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免疫功能异常和高血糖环境等因素,导致传统治疗方法效果有限。糖尿病创面通常表现出:神经感觉减退或缺失,使患者无法及时感知创伤;微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灌注不足;持续炎症反应阻碍愈合进程;易继发感染且抗菌药物难以奏效。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创面迁延不愈,甚至最终需要截肢。因此,开发能够同时解决神经修复和血管再生双重问题的创新治疗方案迫在眉睫。 二、静电纺丝技术的独特优势 静电纺丝技术通过高压静电场作用,可将生物相容性高分子材料制备成具有纳米级纤维结构的薄膜材料。这种技术制备的敷料具有以下独特优势: 纤维结构模拟天然细胞外基质,为细胞生长提供理想的三维微环境;高比表面积和孔隙率有利于营养物质交换和代谢废物排出;可通过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实现药物的可控释放;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透湿性,同时能阻挡外界微生物侵入;柔性佳,可适应不同部位创面的形态变化。 这些特性使静电纺丝制备的复合贴片成为糖尿病创面管理的理想选择,超越了传统敷料的单一保护功能,实现了主动促进愈合的治疗效果。 三、神经-血管双重修复机制 [...]

16 09, 2025

NTC热敏电阻

NTC热敏电阻 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与安全性与工作温度范围密切相关。温度过高或过低均可能引起容量衰减、内阻上升,甚至诱发热失控等严重安全问题。因此,构建高效可靠的热管理系统(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TMS)对电池运行状态至关重要,而其有效运作的基础,是对电池包内部关键位置温度的实时精准监测。在此背景下,NTC(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热敏电阻凭借其高灵敏度、优良精度、较高性价比及易于集成等特点,成为动力电池温度监测中的核心传感元件。 NTC热敏电阻被广泛布置于电池包内多个关键测温点,对电芯或模组温度进行持续实时监测。一旦检测到温度超过安全阈值,电池管理系统(BMS)将立即启动多级保护机制:首先主动限制充放电功率,以减少发热;其次增强冷却系统运行强度,如启动液冷或风冷;同时向驾驶员发出视听警报;在极端情况下,系统将切断高压回路,防止事故进一步升级。因此,NTC已成为防范电池热失控、保障车辆与人员安全的重要前端防线。 在布置方式上,NTC常直接贴附于电芯壳体表面(尤其是圆柱或方形电芯),通常位于热风险较高区域,如模组中心或散热条件较差的位置。普遍采用的“电芯-模组-电池包”三级构架中,NTC亦相应分级布置。例如,某些模组(如包含8-12个电芯)可能配置3个NTC传感器以覆盖不同区域,也有方案为80电芯的系统配备8个NTC,以实现更全面的温度监控。 NTC热敏电阻作为半导体陶瓷元件,其主要材料为锰、钴、镍等过渡金属氧化物。其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原因在于低温时内部载流子数量有限、导电性差,而高温下载流子被激活,导电能力增强,电阻显著降低。 [...]

16 09, 2025

超声辅助提取其他绿色提取技术

超声辅助提取其他绿色提取技术 枣椰树广泛种植,但其加工产生大量废弃物。传统提取生物活性化合物的方法存在诸多问题,如提取时间长、溶剂消耗大、环境负担重等。非热绿色提取技术逐渐兴起,本文着重对比评估超声辅助提取与其他绿色技术从枣椰树废弃物中提取生物活性化合物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超临界流体萃取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能选择性提取非极性和弱极性化合物,如从枣籽中提取维生素E等;亚临界水萃取在提取多酚和抗氧化活性方面表现出色,且在提取还原糖方面比传统热水萃取更高效。 脉冲电场辅助萃取能有效提取酚类和黄酮类化合物,提高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微波辅助萃取利用微波能量快速提取生物活性化合物,但对不同基质和目标化合物的效果有所差异;天然低共熔溶剂作为绿色溶剂,能有效溶解植物生物活性化合物,与超声辅助提取和微波辅助萃取结合可提高提取效率 。 采用非传统提取技术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推进循环经济至关重要。生命周期评估可评估不同提取方法的环境影响,如超声辅助提取在提取多酚时,虽然总酚含量产量略低于氢氧化钠萃取,但环境影响仅约为其20%。 超声辅助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等非热绿色提取技术在枣椰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提高提取效率、减少溶剂使用和提取时间。未来研究应聚焦于对这些绿色提取技术进行全面的生命周期评估,以促进全球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联系电话:18918712959 

16 09, 2025

超声波搪锡机的工作原理与特点

超声波搪锡机的工作原理与特点 超声波搪锡机的工作原理与特点 - 超声搪锡 - 上海瀚翎科技 告别助焊剂:超声搪锡技术如何实现高效环保的金属焊接预处理 在电子制造、电力设备乃至航空航天等领域,金属元件的可靠连接是产品质量的基石。焊接,是实现这种连接的关键工艺。然而,一个普遍存在的难题横亘在实现完美焊接之前:大多数金属表面在空气中会迅速形成一层极薄的氧化膜。这层膜就像一道无形的屏障,阻碍熔融的焊锡与基体金属的紧密贴合,导致虚焊、假焊,严重影响连接强度和导电性能。 传统的解决方案是使用助焊剂。它是一种化学物质,通过腐蚀作用去除氧化膜,并防止焊接过程中发生二次氧化。但助焊剂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其残留物可能具有腐蚀性,需要额外的清洗步骤,否则会长期影响产品可靠性;清洗过程又会产生废水,且助焊剂本身在高温下可能挥发出有害气体。此外,对于微小的缝隙或精密部件,助焊剂难以完全渗透或清除干净。 那么,是否存在一种方法,能够在不依赖化学试剂的前提下,高效、彻底地清除氧化层,实现完美的金属浸润呢?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超声搪锡技术。 [...]

16 09, 2025

无焊剂精密焊接新选择

无焊剂精密焊接新选择 在电子元器件精密焊接领域,焊盘尺寸微小化、焊接材料精细化已成趋势,传统焊接方式常因助焊剂残留、焊接精度不足等问题受限。而超声波电烙铁焊接机的出现,以无焊剂焊接的核心优势,为细金带与微小镀金焊盘的焊接难题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 这款焊接设备最显著的特点是无需依赖助焊剂。传统焊接中,助焊剂虽能去除氧化层、辅助焊料流动,但残留的助焊剂可能腐蚀元器件、影响电路性能,后续清洗环节还会增加生产成本。超声波电烙铁焊接机则利用高频超声波振动能量,在焊接过程中直接打破金属表面的氧化膜,使细金带与 PCB 镀金焊盘的金属原子充分接触,实现牢固结合,从根源上避免了助焊剂带来的隐患,尤其适合对清洁度要求极高的精密电子元件焊接。​ 其主要应用场景聚焦于细金带与微小镀金焊盘的连接。实际操作中,待焊接的 PCB 镀金焊盘尺寸仅约 2mm,细金带宽度更是精细到 250μm—— [...]

16 09, 2025

静电纺丝技术赋能高性能电池材料

静电纺丝技术赋能高性能电池材料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高性能电池对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及安全性的需求日益严苛。传统电池材料因结构单一、离子 / 电子传输受阻等问题,难以满足升级需求。静电纺丝技术凭借可精准调控的纳米纤维结构 —— 高比表面积、连续多孔网络及可控维度,为突破电池材料性能瓶颈提供了核心解决方案,已成为锂电、固态电池等领域的关键制备技术。 一、静电纺丝在锂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传统石墨负极理论容量仅 372 mAh/g,且倍率性能有限。静电纺丝通过构建碳基纳米纤维及复合结构,有效提升负极综合性能。一方面,纯碳纳米纤维(如聚丙烯腈基)经碳化后形成连续导电网络,孔隙率达 [...]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