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中粘接剂的选择
锂离子电池中粘接剂的选择 在锂电池制造中,粘接剂是确保电极结构完整性的关键材料,通常为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如正极常用含氟聚合物,负极常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与丁苯橡胶(SBR)乳液组合)。 粘接剂的核心作用与平衡点 粘接强度:电池循环过程中,锂离子脱嵌/嵌入导致电极材料体积变化。粘接强度不足会引发活性物质脱落,严重损害循环寿命。因此,必须保证足够的粘接力。 用量控制:粘接剂本身不导电。过量使用会增加电极固相阻抗和内阻,降低电池倍率与功率性能。因此,在满足粘接强度前提下,应尽可能减少其用量。 负极粘接剂体系:CMC与SBR协同应用 工业界普遍采用CMC与SBR组合作为负极粘接剂,这是长期实践验证的有效方案。其必要性基于以下原因: 1. 单一CMC的局限性:某些纤维素类或聚丙烯酸类粘接剂(如CMC、海藻酸钠、PAA)可在特定条件下单独使用,例如:极片较薄、无需辊压或对压实密度要求不高时。然而,在追求高能量密度的石墨负极中,必须进行高压辊压以达到高压实密度。此时,单一CMC因脆性大,辊压后结构易坍塌,导致极片掉粉严重,无法满足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