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纺丝介绍

静电纺丝是一种利用高压静电场使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形成超细纤维的材料制备技术,可生产直径从几纳米到几微米的纤维,是制备纳米纤维的核心方法之一。

1. 基本原理
核心是通过静电场克服纺丝液的表面张力与黏滞力,形成喷射流并最终固化为纤维,具体步骤如下:

  • 纺丝液准备:将聚合物(如聚乙烯醇、聚乳酸等)溶解或熔融,制成具有一定黏度的纺丝液,装入注射器。
  • 施加静电场:在注射器针头与接收装置(如金属板、滚筒)之间施加高压电源(通常10-30kV),使针头处的纺丝液形成带电液滴。
  • 喷射与拉伸:当静电斥力大于纺丝液表面张力时,液滴被拉伸成细长的“喷射流”,过程中溶剂挥发(溶液纺丝)或熔体冷却(熔体纺丝)。
  • 纤维收集:固化后的超细纤维被沉积在接地的接收装置上,形成无序或有序的纤维膜。

静电纺丝介绍 - 静电纺丝机 - 上海瀚翎科学

2. 技术特点

  • 纤维直径超细:可制备纳米级(10-1000nm)纤维,远细于传统纺丝(如熔融纺丝,直径多为几微米到几十微米)。
  • 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超细纤维形成的膜材料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利于物质吸附、交换)和三维多孔结构(利于气体/液体渗透)。
  • 材料适应性广:可用于天然聚合物(如胶原蛋白、壳聚糖)、合成聚合物(如聚己内酯、聚丙烯腈)、无机材料(如二氧化硅、钛酸钡)等,还可通过共纺丝实现多组分复合。
  • 工艺可控性强:通过调节电压、纺丝液浓度、流速、接收距离等参数,可精准控制纤维直径、形貌及膜的结构性能。

3. 主要应用领域

  • 生物医学:组织工程支架(如皮肤、软骨修复)、药物/基因载体(实现缓释)、医用敷料(抗菌、止血)、过滤膜(血液净化、病毒拦截)。
  • 过滤与分离:高效空气过滤(PM2.5、雾霾)、水质净化(去除重金属离子、有机物)、油水分离膜。
  • 能源领域:锂离子电池隔膜(提升离子传导率和安全性)、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增强储能性能)、太阳能电池电极修饰层。
  • 其他:催化材料(负载催化剂,提升反应效率)、传感器(利用高比表面积实现高灵敏度检测)、防水透气织物、化妆品载体(如微胶囊包裹活性成分)。

联系电话:18918712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