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超声分散光伏导电浆料操作指南

光伏导电浆料(通常包括银浆、铝浆等)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电极的关键材料。其中的导电颗粒(如银粉、铝粉)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团聚,从而影响浆料的印刷性能和电池片的电性能。超声波分散是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产生的高频、高能量振动(“空化效应”)来打碎团聚体,使其均匀分散在有机载体中,是实验室里制备和优化导电浆料最常用且有效的方法之一。

实验室超声分散光伏导电浆料操作指南

一、 核心原理:空化效应 (Cavitation)

超声波发生器(换能器)将高频电信号转换为机械振动,并通过探头(变幅杆)传入浆料中。这种振动在液体介质中产生无数微小的真空气泡并使其迅速破裂,瞬间产生极高的局部压力(可达1000 atm)和温度(可达5000 K),形成强烈的冲击波和微射流。这种巨大的力量能够有效地冲击、剥离和打碎导电颗粒的团聚体,从而实现纳米或微米级颗粒的均匀分散。

实验室超声分散光伏导电浆料操作指南 - 上海瀚翎科学

二、 主要设备与耗材

1. 超声波细胞粉碎机/超声波处理器:核心设备。包含发生器、换能器和探头(变幅杆)。实验室常用功率为200W-1000W。
2. 超声探头(变幅杆):钛合金材质,直接插入浆料中。需根据样品量和容器选择合适的型号(如Φ6mm, Φ10mm)。
3. 样品容器:建议使用细长形的玻璃烧杯(如50ml或100ml烧杯)。避免使用塑料容器,因为超声波会腐蚀塑料并引入污染物。
4. 冰水浴装置:至关重要! 超声分散会产生大量热量,导致浆料温度急剧升高,可能使有机溶剂挥发、树脂变性,从而改变浆料流变性。必须将样品烧杯放置在冰水浴中进行超声。
5. 个人防护装备(PPE):护目镜、实验服、手套。防止浆料(可能含有有害溶剂)在超声过程中飞溅。
6. 其他工具:电子天平、移液器、刮刀等。

三、 操作步骤

1. 准备工作:
* 称取适量需要分散的导电浆料(例如,20g)。
* 将浆料转移至一个合适的玻璃烧杯中。
* 准备一个更大的烧杯,装入冰水混合物,将装有浆料的烧杯置于冰水浴中,确保冰水液面略高于浆料液面。
* 安装并固定超声波探头,用酒精擦拭消毒并晾干。

2. 设置参数:
* 功率 (Power): 通常设置为总功率的30%-60%。例如,一台600W的仪器,常用功率在180W-360W之间。对于高粘度浆料,建议从较低功率开始,逐步上调,避免初始过度发热和飞溅。
* 工作时间 (Time): 采用 “间歇模式 (Pulse Mode)”,这是关键步骤。建议设置:工作时间(ON)2-5秒,间歇时间(OFF)3-8秒。总超声时间通常在2-10分钟范围内,需通过实验优化。
* 探头位置: 将探头垂直插入浆料中部,探头末端应距容器底部1-2厘米,避免触碰杯底和杯壁,以防止损坏探头和容器。

3. 开始超声:
* 开启电源,启动超声程序。
* 在超声过程中,缓慢且轻微地上下移动(约1-2cm范围)或平移烧杯,使能量分布更均匀,防止在探头下方形成“空化通道”而导致分散不均。
* 密切观察浆料状态和温度,及时补充冰块。

4. 后续处理:
* 超声结束后,立即取出探头,关闭电源。
* 将浆料静置片刻,使其恢复至室温并消除内部气泡。
* 对分散后的浆料进行性能表征(见下文)。

四、 关键注意事项与优化技巧

温度控制是第一要务:始终在冰水浴中进行!浆料温度最好控制在低于40°C。
避免引入气泡:超声波会剧烈搅动液体,容易引入大量气泡。间歇模式和在超声后静置可以有效消泡。
防止污染:确保探头和容器清洁。钛合金探头在超声过程中可能会有微量磨损,但对浆料性能影响通常可忽略不计。
参数优化:没有“万能参数”。最佳功率和时间取决于:
* 浆料粘度:粘度越高,所需功率越大,但需更注意散热。
* 团聚强度:团聚越严重,所需总时间越长。
* 颗粒材质与尺寸:银粉和铝粉的优化条件可能不同。
* 建议通过设计实验(DOE)来系统性地优化功率和时间,以找到最佳组合。
安全第一:始终佩戴护目镜,防止高能量超声导致浆料飞溅。

超声波分散 - 上海瀚翎科技

五、 效果表征

超声分散后,需要通过以下方法评估效果:
* 细度计(刮板细度计):最直接、快速的方法。通过刮涂后观察颗粒显露情况来判断分散程度和最大粒径。
* 粘度测试:良好的分散通常会使浆料粘度下降并趋于稳定。
* 电阻率/方阻测试:将浆料印刷成膜并烧结后,测量其导电性。分散越好,导电性通常越高。
* 微观形貌观察(SEM):直接观察烧结后银膜/铝膜的致密性和均匀性,判断浆料初始分散状态。

总结:实验室超声分散是处理光伏导电浆料的关键工艺。严格控制温度、使用间歇模式、优化功率与时间参数是获得良好分散效果、避免浆料性能劣化的核心。通过系统的表征来反馈和指导超声工艺的优化,是提升太阳能电池电极性能的重要环节。

联系电话:18918712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