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光伏产业链

光伏产业链就是生产光伏发电这一整套设备的上下游分工,首先从硅矿中把硅开采出来,炼制成纯净的硅料,再把硅料做成硅片,之后对硅片进行切割。

切好的硅片要印上线条再做成电池片,然后将电池片进行组件,贴膜,盖玻璃盖保护,到这里其实 就可以发电了,但发出来的是直流电,所以还要用逆变器转换成交流电。

  1. 硅基原材料制备

硅料作为光伏产业链中技术和资金壁垒最高、产能刚性且扩产和爬产周期最长的环节,导致这一环节具备一定垄断性。

硅料主要的研发方向就是怎样用更低的成本获得纯度更高的硅料,目前主流生产方法是改良西门子法,提取硅料的核心设备包括冷氢化反应器和还原炉。

解析光伏产业链

超声波电烙铁是一种新型超声波焊接工具,与传统的焊接方法相比,它被认为更加环保。通过超声波振动进行空化反应,去除表面氧化膜,使焊料和基材牢固结合。使用时不需要使用助焊剂,并且完全杜绝传统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气泡。超声波电烙铁广泛应用于玻璃、陶瓷、硅晶体器件(LED、液晶等)、超导材料精度焊接、靶材镀铟,太阳能电池等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焊接。

振动也确保焊点没有空隙,振动能量迫使液体焊料渗入到基材的缝隙和微孔中。它有助于密封部件并增加焊料可以粘合的表面积。超声波振动也能将气泡从液体焊料中挤出,因此这种方法使焊点适用于需要密封的高真空的场合应用。超声波电烙铁允许连接不同的材料,并且可以用于难以用常规方法焊接的材料。由于不需要助焊剂,用户可以节省清洁助焊剂残留物的时间和成本,同时减少腐蚀并提高焊接接头的耐久性。

  1. 硅片制造核心环节
    1. 单晶硅片:通过精准控温拉晶形成有序原子结构的硅棒,经金刚线切割成片,光电转换效率领先
    2. 多晶硅片:熔化铸造法制备,成本较低但存在晶格缺陷,切片损耗及效率均弱于单晶

尽管多晶硅在生产成本上更便宜,但还是单晶硅性能好,因为多晶硅的光电转换效率比较低,而且多晶硅的使用寿命比单晶硅要短。

  1. 电池片技术迭代

硅片之后是电池片,只有做成电池片才能进行光电转换。单晶硅片就做成单晶电池,多晶硅片就做成多晶电池。电池片工艺技术标准化程度高,壁垒低,同质化高。主要依靠设备资本开支,进入壁垒也相对较低。因此在整个光伏产业链中,电池片毛利率较低,因此参与厂商较多,市场份额比较分散。

  1. 组件

最后是组件,就是把生产好的电池片组装起来。单晶电池组装成单晶组件,多晶电池组装成多晶组件。组件的生产壁垒较低,但是作为最终交付的产品,赚得更多的是品牌和销售渠道的钱。

未来有一个可能会发生巨变的因素,就是硅有了替代品。目前光伏产业链的原材料是硅,但现在出现了钙钛矿作为原材料,钙钛矿在效率和成本上是优于硅的。如果钙钛矿成熟,钙钛矿电池代替硅晶电池,那整个光伏产业链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