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石墨超声波辅助活性钎焊技术
铝轻盈而导电,石墨稳定而耐热,将它们结合在一起,有望制造出性能优异的新材料。然而,这对“搭档”却极难连接——铝表面有一层顽固的氧化膜,而石墨(碳)则是一种非金属,常规方法难以让钎料对其表面产生“好感”。传统的解决方案是依赖真空钎焊:在昂贵的真空炉中,通过特殊的活性钎料来实现连接。但如今,一项新技术——超声波振动辅助钎焊——挑战了这一传统,成功在普通的空气环境中,实现了铝与石墨的牢固连接。
一、实验:大气环境下的“声波奇迹”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场精彩的“对比实验”。他们选用了一种含有活性元素钛(Ti)的锡银合金钎料,这种钎料在真空下本身就能很好地连接难焊材料。
* 对照组:真空钎焊。在真空环境下进行钎焊,这是公认的可靠基准。
* 实验组:超声波大气钎焊。在敞开的大气环境中,对钎焊区域施加高频超声波振动。
研究的重点是观察超声波作用时间这把“钥匙”,如何开启连接质量的大门。
二、时间的力量:润湿与强度的完美提升
实验结果清晰地展示了一个随着时间优化而趋于完美的过程:
* 2秒,征服铝表面:当超声波仅作用2秒时,液态钎料就成功突破了铝表面的氧化铝“盔甲”,实现了对铝的完全润湿。
* 6秒,攻克石墨关:作用时间延长至6秒,钎料进一步展现了强大的铺展能力,成功完全润湿了惰性的石墨表面。
* 10秒,强度达到顶峰:随着作用时间从0秒增加到10秒,钎料在两种母材上铺展的面积越来越大,形成的接头也越发牢固。当超声波作用10秒时,接头的剪切强度达到了最大值16 MPa。这表明,在一定的窗口期内,更长的超声作用时间能带来更充分的界面反应和更强的机械咬合。
三、微观揭秘:“微射流”如何创造奇迹
为何在空气中也能取得媲美真空的效果?关键在于超声波产生的微射流作用。
通过电子显微镜对比两种接头的微观形貌,研究人员揭示了奥秘:在真空钎焊中,主要依靠钎料中的活性元素(如钛)去“捕捉”并反应,从而形成连接。
而在超声波钎焊中,局面则更为活跃。高频振动在液态钎料内部和界面产生了无数微小的、高速的液体射流。这些微射流如同微观世界里的“高压水枪”,产生了以下关键作用:
1. 强力清洁:猛烈冲击铝和石墨表面,瞬间清除污染物和氧化膜,暴露出纯净的母材。
2. 促进混合:剧烈搅动钎料,使内部的活性元素能更均匀、快速地输送到界面。
3. 激活表面:对石墨表面进行“活化”处理,增加了其反应活性,使钎料更容易铺展和结合。
正是这种强大的物理效应,模拟甚至超越了真空环境才能提供的界面洁净条件。
结语:为绿色制造开拓新路径
这项研究有力地证明,超声波振动辅助钎焊技术能够在大气环境下,高效替代传统的真空工艺,实现铝与石墨这类难焊材料的可靠连接。 通过精确控制超声波作用时间,即可获得性能优异的接头。
这不仅大幅降低了设备成本和工艺复杂度,更为未来在开放环境中连接多种高性能材料开拓了一条高效、经济的新途径,对推动绿色、低碳的先进制造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联系电话:189187129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