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破解铜铝过渡技术

在电力电子领域,铜与铝因各自优异的导电性能和成本优势,成为核心导电材料的重要选择。然而,铜铝两种金属的物理特性差异显著 —— 铜的熔点高达 1083℃,铝的熔点仅为 660℃,且二者热膨胀系数相差近 40%,传统焊接工艺难以实现稳定连接,易出现虚焊、界面氧化等问题,严重影响电力设备的可靠性与使用寿命。而超声波技术的出现,为电力电子铜铝过渡连接提供了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彻底改变了传统连接工艺的局限。​

超声波铜铝过渡连接技术的核心原理,是利用高频机械振动(通常频率为 15kHz-70kHz)产生的能量,使铜铝接触面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这种振动能打破金属表面的氧化膜,让纯净的金属原子直接接触并形成冶金结合,无需高温加热即可完成连接。与传统的钎焊、熔焊工艺相比,超声波连接具有三大显著优势:一是低温连接,过程中最高温度不超过金属熔点的 50%,避免了高温导致的金属晶粒粗大、力学性能下降等问题,尤其适用于电力电子中对温度敏感的元器件连接;二是无耗材,无需添加钎料、焊剂,减少了材料成本和后续的腐蚀风险,连接界面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更优;三是高效快捷,单次连接时间通常仅需 0.5 秒 – 5 秒,生产效率较传统工艺提升 5-10 倍,可满足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需求。​

在电力电子实际应用中,超声波铜铝过渡连接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逆变器、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等核心设备。以新能源汽车逆变器为例,其内部需要大量铜排与铝制 IGBT 模块的连接,传统钎焊工艺易因热应力导致界面开裂,而超声波连接的接头抗拉强度可达 120MPa 以上,导电性能接近纯铜,且经过 – 40℃至 125℃的冷热循环测试后,接头电阻变化率小于 5%,稳定性远超行业标准。某光伏设备企业的数据显示,采用超声波铜铝连接的逆变器,其使用寿命从传统工艺的 10 年延长至 15 年,故障率降低 60%,显著提升了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和经济性。​

超声波破解铜铝过渡技术 - 破解铜铝技术 - 上海瀚翎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随着电力电子设备向高功率密度、小型化方向发展,对铜铝过渡连接的精度和可靠性要求将进一步提高。超声波技术正朝着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升级 —— 通过搭载压力、位移传感器和 AI 算法,可实时监控连接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实现连接质量的在线检测与自动调整;同时,多工位超声波连接设备的研发,将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满足大功率电力电子设备的批量生产需求。此外,超声波技术在异种金属连接领域的拓展,还将为电力电子材料创新提供更多可能,推动行业技术迭代。​

在 “双碳” 目标推动下,新能源、储能等电力电子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铜铝过渡连接作为核心工艺环节,其技术水平直接影响产业的发展质量。超声波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不仅解决了传统工艺的痛点,更推动了电力电子设备性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