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包电池组装工艺流程
核心概念:
软包电池的核心结构是将正极片、负极片与隔膜通过卷绕或叠片方式组合,注入电解液后,使用铝塑膜封装而成。其优势在于形状设计灵活、重量轻、能量密度高,但对生产环境的洁净度、干燥度以及工艺精度要求极为严格。
完整组装流程 (以叠片工艺为例)
阶段一:材料准备与极片制作
1. 材料准备:
- 正极材料:铝箔(集流体)表面均匀涂覆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如钴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导电剂(如炭黑)和粘合剂的混合浆料。
- 负极材料:铜箔(集流体)表面均匀涂覆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如石墨、硅碳复合材料)、导电剂和粘合剂的混合浆料。
- 隔膜:具有微孔结构的聚合物薄膜(常用PP/PE复合材料),允许锂离子通过但隔绝电子传导。常涂覆陶瓷层以增强耐热性和安全性。
- 电解液:含锂盐的有机溶剂混合物(剧毒、易燃易爆!)。
- 铝塑膜:多层复合材料(外层耐磨、中层阻隔、内层可热封),预先冲压出容纳电芯的凹坑,并预留边封和顶封区域。
- 极耳:金属导电极柱(正极用铝材,负极常用镀镍铜材)。
- 辅助材料:胶带(固定极耳、保护边角)、绝缘胶带、干燥剂(可选)、顶封保护板。
2. 极片制作:
- 涂布: 将配制好的正、负极浆料均匀涂覆在对应的集流体上。
- 干燥:分段升温烘烤去除溶剂(严格控制以防材料劣化)。
- 辊压:精密压实干燥后的极片,达到目标密度和厚度(压力需精确控制,避免极片断裂)。
- 分切:将宽幅极片材料分切成设计宽度的条带。
- 模切:将条带冲切成特定形状(通常矩形),并预留极耳焊接位。
- 二次干燥:极片在真空烘箱中彻底除水(此步至关重要!水分残留会引发严重问题)。
阶段二:电芯装配
1. 叠片:
- 在超低湿度环境(如露点<-40°C的手套箱或干燥房)中进行。
- 按设计顺序(如:隔膜-负极-隔膜-正极-隔膜…)精确叠放,确保所有正负极片均被隔膜完全隔离且无错位。通常以负极片开始和结束。
- 对齐边缘,保证层叠整齐,并用胶带初步固定“裸电芯”。
- 关键控制:正负极片严格对齐(负极需完全覆盖正极边缘)、隔膜无褶皱、极耳方向一致。
2. 极耳焊接:
3. 入壳预封:
- 将焊好极耳的裸电芯放入下层铝塑膜凹坑中。
- 覆盖上层铝塑膜,对齐边封区域。
- 使用热封机对除顶边(极耳引出边)外的三边进行热封,形成留有注液口的“口袋”(温度、压力、时间需精密优化)。
阶段三:注液与密封
1. 注液:
- 在惰性气氛(如氩气)、极干燥的手套箱内操作。
- 通过注液口,精确计量并缓慢注入电解液,确保充分浸润。
- 注液后静置一段时间(陈化),促进渗透。
2. 抽真空与二封:
- 将电芯置于真空腔,抽至极低压力并保持,排出内部气体(空气、微量水分分解气),促进电解液浸润。
- 在惰性环境下,立即热封注液口所在边(二封)。
3. 整形:
- 二封后,用平整夹具(如金属板)对电芯施加适度压力。
- 目的:增强内部接触紧密度;为后续化成膨胀预留空间,防止过度鼓胀;使电芯外观平整。
阶段四:化成与老化
1. 化成(首次充电):
- 连接充放电设备,在夹具约束下进行。
- 使用极小电流(如0.02C-0.05C)缓慢充电至特定电压。
- 核心目的:在负极表面形成稳定致密的SEI膜(固体电解质界面膜),对电池寿命、安全性和自放电性能至关重要。此过程消耗部分锂离子和电解液,并产气。
2. 排气与终封(三封):
- 化成产生的气体导致铝塑膜鼓起。
- 在惰性环境下手动或自动刺破鼓包快速排气(务必远离电极区域)。
- 立即对整个顶封区域(含极耳、注液口、排气口)进行最终热封,实现完全密封。
3. 老化:
- 终封后电池在特定温度(如25°C或45°C)下静置储存数天至数周。
- 目的:稳定SEI膜;使电压、内阻趋于稳定;筛选剔除高自放电(电压异常下降)等缺陷电池。
阶段五:检测与分选
* 外观检查:封装完整性(无破损、漏液、褶皱)、极耳完好。
* 尺寸/重量:符合规格。
* 开路电压(OCV):在预期稳定范围内。
* 直流内阻(DCIR):测量值符合要求。
* 容量测试:标准充放电测试确认容量达标。
* 自放电筛选:通过老化过程或专门储存测试进行。
* (可选)进阶测试:循环寿命、倍率性能(需专业设备,安全测试如针刺/挤压等仅在专业实验室进行!)。
超声波焊锡机是焊接锂电池(特别是铝极耳)的一种非常有效且可靠的技术。它成功解决了铝焊接的难题,实现了低温、免助焊剂(或低助焊剂)、高强度的连接,在锂电池制造(尤其是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选择合适的设备并进行精确的参数调试和过程控制是保证焊接质量的关键。
联系电话:18918712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