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乳化制备鱼油微胶囊特性

利用膜乳化和超声乳化两种方法,在不同条件下制备水包油型乳液,进而制备鱼油微胶囊,探究乳化过程和包封条件对微胶囊特性的影响。

以N-硬脂酰-O-丁基甘油基壳聚糖作为壳材,分别采用膜乳化和超声乳化工艺制备乳液,再以此制备鱼油微胶囊。通过多种手段对微胶囊的形貌、胶体稳定性、负载量、包封率和释放曲线进行表征。

膜乳化工艺所制备的微胶囊在直径方面,相较于超声乳化工艺制备的微胶囊更大。具体而言,超声乳化制备的微胶囊平均有效直径约为 1μm 。在负载量和包封率方面,膜乳化工艺制备的微胶囊表现更为出色。此外,两种工艺所制备的微胶囊均展现出鱼油缓释特性,只是由于制备工艺的不同,其释放曲线存在明显差异。

膜乳化工艺制备的微胶囊在负载量和包封率方面表现更优。

不同乳化工艺对鱼油微胶囊的粒径、负载量、包封率、释放曲线和热稳定性等特性有显著影响。膜乳化工艺在负载量和包封率上有优势,而超声乳化工艺可制备出粒径较小的微胶囊。两种工艺制备的微胶囊都能实现鱼油的缓释,且包封材料提高了鱼油的热稳定性。

有兴趣可直接联系电话或者+微信18918712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