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8712959
上海瀚翎致力于研发、生产、销售科学仪器
联系我们
21 10, 2025

超声波焊接镍片连接高效

超声波焊接镍片连接高效 在电子制造与能源存储领域,镍片因其优异的导电性、耐腐蚀性和机械强度,成为关键的连接组件。而超声波焊接技术凭借独特优势,已成为镍片连接的核心工艺,为高精度制造提供了可靠支撑。 超声波焊接连接镍片的核心原理是固态焊接技术,通过超声波发生器将普通电能转换为 28-60KHz 的高频电能,再经换能器转化为同等频率的机械振动。这种振动通过变幅杆传递至焊头,在适度压力下,焊头将振动能量集中于镍片接合面,使接触面产生剧烈摩擦,转化为局部热能。此时镍片表面氧化层被破坏,金属原子在压力与热能作用下相互扩散,形成牢固的冶金结合,且全程无需镍片熔融。 相较于传统焊接工艺,超声波焊接连接镍片的优势尤为显著。在性能层面,焊接后的镍片接头电阻系数极低,几乎不影响电流传导,完美适配电池、电器等对导电性要求严苛的场景。在工艺层面,焊接周期通常不足一秒,且无需助焊剂、焊料等辅助材料,既降低了成本,又避免了化学污染。更重要的是,该工艺无火花产生,且不会出现飞溅、氧化等问题,能最大限度保留镍片原有的金属特性。 这一技术已在多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在镍氢电池生产中,镍网与镍片的互熔连接主要依赖超声波焊接保障电能稳定输出;锂电池制造中,铜箔与镍片的异种金属连接也因该技术得以高效实现,确保电池组的一致性与安全性。此外,在熔断器片、电器引线等电子元件的生产中,超声波焊接能轻松完成镍片的单点或多点焊接,适配不同的装配需求。 随着制造技术向精密化、高效化升级,超声波焊接在镍片连接领域的应用前景愈发广阔。其兼具速度、精度与环保优势,不仅推动了电子与能源产业的品质提升,更成为现代制造业中金属连接技术的重要标杆。 联系电话:18918712959 

21 10, 2025

超声波焊锡机用于FPC焊接

超声波焊锡机用于FPC焊接 超声波焊锡机用于FPC焊接 是一个非常专业且高效的应用。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解析其工作原理、优势、应用场景以及关键工艺要点。 概述 传统的FPC焊接(尤其是热压焊)存在加热面积大、温度高、易损伤FPC和元器件、需要助焊剂等问题。超声波焊锡机利用高频振动能量,实现了低温、无助焊剂的焊接,特别适合FPC这种对热和应力敏感的元件。 一、超声波焊锡机的工作原理 超声波焊锡的核心是超声波能量在金属界面间的应用。其过程通常如下: 送丝与预压:焊锡丝通过送丝机构送到焊盘上,焊接头(烙铁头)下降,轻微压住焊锡丝和FPC的焊盘。 激发超声波:焊接头内部的高频换能器被激活,产生垂直于焊接方向的机械振动(通常是20kHz - [...]

20 10, 2025

防止油墨中颜料颗粒沉降和团聚

防止油墨中颜料颗粒沉降和团聚 使用超声波分散设备是防止油墨中颜料颗粒沉降和团聚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高科技物理方法。 下面我将详细解释其原理、优势、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超声波防沉降的原理:为什么它有效? 颜料沉降的根本原因是颗粒间的范德华力导致它们相互吸引,形成团聚体(Agglomerates)。这些团聚体在重力作用下会逐渐沉降到底部。超声波分散通过以下机制打破这种状态: 1. 空化作用 - 核心机制 * [...]

19 10, 2025

LCD模组的超声波焊锡解决方案

LCD模组的超声波焊锡解决方案 FFC排线又称柔性扁平线缆,可灵活选择导线数量及间距,让连线更便捷,能显著缩小电子产品体积,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非常适合在移动部件与主板之间、PCB板与PCB板之间以及小型化电器设备中作为数据传输线缆使用。常见规格有0.5mm、0.8mm、1.0mm、1.25mm、1.27mm、1.5mm、2.0mm、2.54mm等多种间距的柔性电缆线。本文主要介绍FFC、FPC排线的焊接方式及超声波自动焊锡应用方案。 FPC排线焊接方案 一、连续自动超声波焊锡机 本机适用行业广泛,适配多行业发展需求。主要功能是焊接FPC、FFC及各类软排线,还有各种端子排线。该设备为双Y往复运动型焊接机,可同时搭配两个治具交替使用,能节省一半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本机出力稳定且可调,由超声波焊锡系统、温度反馈控制系统等构成,调节精密,采用数字显示。其中温度、时间参数均通过专业焊接软件在操作面板输入,温度设置范围为0-500度,时间设置范围为0-99秒,这是焊接产品的三大关键要素。 二、产品焊接特点 A、焊接优点: 焊接牢固、焊接效率高,根据产品尺寸,适当情况下可同时焊接多个,且每次焊接时间为3至5秒。 B、焊接注意事项: [...]

18 10, 2025

光刻胶树脂的制备工艺与品控分析

光刻胶树脂的制备工艺与品控分析 在微电子制造领域,随着半导体技术的持续进步,光刻工艺作为关键环节之一,其核心材料——光刻胶树脂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显得尤为关键。光刻胶树脂的性能不仅关系到图案的精细程度和生产效率,还受到原料配比、反应环境、工艺参数以及材料后续物化特性的综合影响。 原料选型与配方设计 光刻胶树脂的合成需使用多种原材料,主要包括树脂主体、溶剂、光敏组分以及交联组分等。在树脂主体的选择方面,酚醛类树脂(例如 Novolak 型树脂,化学式可表示为 C₆H₅CH₂OH)和聚酰亚胺类材料(例如 PI 树脂,化学结构为 (C₆H₄)₂C(O)N(CO)C₆H₄)较为常见。前者由于具备优良的光响应能力与化学耐受性而被广泛采用;后者则因其出色的耐高温与耐腐蚀性能,常用于条件严苛的光刻制程。溶剂的选择关系到树脂的溶解行为与涂覆性能,常用溶剂包括乙醇(C₂H₅OH)、丙酮(CH₃COCH₃)以及二甲基亚砜(DMSO,C₂H₆SO)等。光敏组分用于增强树脂对紫外光的敏感度,常用的有苯乙烯系化合物(例如苯乙烯,C₈H₈)以及部分含氮结构(例如二苯基膦酸,(C₆H₅)₂POOH)。交联组分则通过形成交联网状结构增强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热稳定性,典型代表包括二异氰酸酯类(例如 [...]

17 10, 2025

超声波电烙铁焊接金属与石英玻璃

超声波电烙铁焊接金属与石英玻璃 当坚冰遇上烈火:揭秘超声波“焊接”金属与石英玻璃的魔法 在我们的日常印象中,焊接总是与高温、火花和金属熔液联系在一起。试图将金属和晶莹剔透的石英玻璃“焊”在一起,听起来更像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金属坚硬而导电,石英玻璃则脆弱且绝缘,两者的物理性质天差地别,就像试图让坚冰与烈火融为一体。 然而,在现代科技的助力下,一种名为超声波焊接的技术,巧妙地绕开了传统焊接的难题,实现了金属与石英玻璃之间牢固而精密的结构。 为何传统焊接束手无策? 要理解这项技术的精妙,首先得明白传统焊接为何在此失效。 1. 熔点悬殊:常见金属如铜、铝的熔点通常在数百度到一千度左右,而高纯度石英玻璃的软化点高达1600℃以上。若用高温熔化金属去“浸润”玻璃,玻璃还未连接,金属早已汽化,甚至会导致石英玻璃因受热不均而炸裂。 2. 热膨胀系数不匹配:金属受热膨胀的幅度远大于石英玻璃。即便勉强连接,冷却过程中,巨大的收缩应力也会直接将结合处拉裂。 [...]

17 10, 2025

花青素复合蜡基凝胶剂的超声制备

花青素复合蜡基凝胶剂的超声制备 本方案旨在利用超声波的空化效应、机械效应等,将天然活性成分花青素与蜡质基质(如蜂蜡、小烛树蜡等)高效复合,制备出一种结构稳定、具有缓释或靶向释放潜力的凝胶剂。 一、 基本原理 1. 花青素:一种水溶性类黄酮色素,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抗炎等生物活性,但对光、热、pH敏感,化学稳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低。 2. 蜡基基质:天然蜡(如蜂蜡、巴西棕榈蜡)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熔点适宜等特点。在加热熔融后,可作为脂质载体,包封疏水或亲水成分。 3. 超声波的作用: [...]

16 10, 2025

超声处理强化葡萄酒品质

超声处理强化葡萄酒品质 在葡萄酒酿造领域,传统工艺的创新升级始终是行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超声处理技术凭借其独特的物理作用机制,逐渐成为提升葡萄酒品质的新兴研究方向。在葡萄酒发酵这一关键环节中,超声处理的时间与功率设置差异,对强化葡萄酒品质的提升潜力值得深入探究。 通过系统的化学分析,超声处理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得到了科学验证。研究人员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光光度法等先进检测手段,对葡萄酒中的各类成分含量进行精准测定。结果显示,超声处理能够显著增加葡萄酒中总花青素和总酚的含量。这一现象的原理在于,超声波产生的空化效应和机械效应,破坏了葡萄皮细胞壁结构,促使更多的酚类物质释放到酒体中;同时,超声处理还能降低花青素的降解速率,通过稳定花青素的化学结构,进而提高葡萄酒的颜色稳定性,赋予其更诱人的色泽。在陈酿过程中,超声处理组的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相比未超声处理组更低,这一发现为葡萄酒的安全性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氨基甲酸乙酯作为潜在致癌物,其含量的降低无疑增强了葡萄酒的品质与安全性。 适度的超声处理可以通过多种物理和化学效应,加速葡萄酒的成熟过程,改善其感官品质,并可能带来一些有益的健康成分变化。 但它并非万能,需要精确控制参数,否则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以下是超声处理如何强化葡萄酒品质的详细机制、应用和注意事项: 一、 超声处理改善葡萄酒品质的主要机制 超声波(通常使用20-100 kHz的频率)在液体中传播时会产生“声空化”效应,这是其所有作用的核心。 [...]

15 10, 2025

超声波分散磁性陶瓷浆料

超声波分散磁性陶瓷浆料 在磁性陶瓷材料的制备与加工过程中,浆料的分散性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磁性陶瓷浆料往往由磁性粉体、分散介质及各类助剂组成,若分散不均,易出现颗粒团聚现象,导致材料的磁性能、力学性能等大幅下降。而超声波分散技术凭借其独特的作用机制,成为解决磁性陶瓷浆料分散难题的有效手段,在电子、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超声波分散磁性陶瓷浆料的核心原理源于空化效应。当超声波在浆料中传播时,会产生交替的压缩和稀疏区域。在稀疏阶段,浆料中形成大量微小气泡;而在压缩阶段,这些气泡迅速崩溃,产生瞬间的高温、高压以及强烈的微射流和冲击波。这种极端的物理环境能够有效打破磁性陶瓷颗粒之间的范德华力、氢键等作用力,使团聚的颗粒分散成更小的单体或均匀的聚集体,从而实现浆料的均匀分散。同时,超声波的振动作用还能促进分散剂在颗粒表面的吸附,进一步稳定分散体系,防止颗粒再次团聚。​ 与传统的机械搅拌、球磨等分散方法相比,超声波分散磁性陶瓷浆料具有诸多显著优势。首先,分散效率更高。超声波的空化效应能够直接作用于颗粒团聚体内部,在短时间内即可实现良好的分散效果,大大缩短了分散时间。其次,分散效果更均匀。机械搅拌等方法容易出现局部分散不均的问题,而超声波能在整个浆料体系中均匀作用,确保颗粒粒度分布更窄,提高浆料的稳定性。此外,对颗粒损伤小。传统的球磨法可能会因研磨介质与颗粒的碰撞导致颗粒结构破坏或引入杂质,而超声波分散主要依靠空化效应的物理作用,能最大限度地保持磁性陶瓷颗粒的原有结构和性能。最后,操作便捷灵活。超声波分散设备体积相对较小,易于集成到生产线中,且可通过调节超声波功率、频率、处理时间等参数,灵活控制分散效果,满足不同工艺需求。​ 超声波分散磁性陶瓷浆料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在电子器件制造中,如磁性传感器、磁芯等,要求磁性陶瓷材料具有均匀的微观结构和优异的磁性能。采用超声波分散的浆料制备出的坯体密度均匀,烧结后性能稳定,能显著提高器件的精度和可靠性。在能源领域,磁性陶瓷材料可用于储能装置、磁流体发电机等,超声波分散技术有助于提升材料的能量转换效率和使用寿命。此外,在生物医学领域,磁性陶瓷微球作为药物载体或造影剂时,其分散性直接影响生物相容性和靶向性,超声波分散能保证微球的均匀性,为相关应用提供保障。​ 当然,超声波分散磁性陶瓷浆料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对于高浓度、高黏度的浆料,超声波的能量传递效率会降低,分散效果受到影响;长时间的超声波处理可能导致浆料温度升高,影响分散剂的稳定性或颗粒的磁性能。为此,研究人员正在通过优化超声波参数(如采用脉冲式超声)、开发新型分散剂、结合其他分散方法(如机械搅拌与超声波协同)等方式加以解决。​ 随着材料科学和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波分散磁性陶瓷浆料技术将更加成熟和完善,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将更加深入,为高性能磁性陶瓷材料的制备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联系电话:18918712959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