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8712959
上海瀚翎致力于研发、生产、销售科学仪器
联系我们

固态电池量产瓶颈与等静压设备的适配之道

固态电池量产瓶颈与等静压设备的适配之道 一、固态电池量产的核心卡点 相比传统液态锂电池,固态电池以固态电解质替代电解液和隔膜,带来两大核心优势:安全性上,摆脱了液态电解液漏液、燃烧的风险,大幅降低起火隐患;能量密度上,相同体积下储电量更高,实验室样品已达500Wh/kg,远超传统锂电池300Wh/kg左右的水平,可支撑电动车续航轻松突破1000公里。 但量产面临两大关键挑战:一是一致性,需保证每块电池的密度、界面接触均一,否则易导致续航差异和故障;二是成本可控,复杂设备与工艺会推高价格,难以被车企和消费者接受。其中,最大瓶颈是固-固界面问题——正极、固态电解质、负极均为固体,叠合后易出现接触劣化(循环后分离)、孔隙残留、颗粒贴合不足等问题,直接导致内阻升高、锂枝晶产生,影响性能与安全。解决这一问题需均匀的全方位压实,而传统工艺难以满足。 传统辊压为垂直单向施压,易出现压力不均、层间滑移,致密度低于85%;热压虽有加热辅助,但仍为单向施压,高温还可能破坏电极材料。此时,能实现360度均匀施压的等静压设备成为关键。 二、等静压设备的核心逻辑与发展 等静压设备基于帕斯卡原理,通过密闭流体均匀传递压力。其流程为:包套密封电芯→装入高压容器→抽真空→升温加压→保压泄压→取出成型,核心优势在于致密度高、结构均匀、适应性强。 设备由四大核心部件构成:高压容器(高强度钢+钢丝缠绕加固,承受高压)、加压与介质系统(冷等静压用水/油,温等静压用热油/气体,热等静压用惰性气体)、温控系统(精度±5℃)、安全防护系统(泄压阀、防爆装置等)。 发展历程可分为三阶段:20世纪50-70年代,用于航空航天部件加工;80年代至2010年代,拓展至医疗、汽车、电子领域;2020年代以来,因适配固态电池需求成为行业焦点,设备向小型化、自动化升级。 三、等静压设备如何适配固态电池 [...]

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之粘结剂

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之粘结剂 在锂离子电池的多组分体系中,粘结剂是维系电极结构完整性的核心纽带。它能将活性物质、导电剂与集流体紧密粘合,构建起稳定的电极框架 —— 这一过程的基础,离不开浆料制备环节的均匀性控制,而超声分散锂离子电池浆料技术可通过高频振动打破物料团聚,优化粘结剂与其他组分的混合分散效果,为后续电极成型的结构稳定性奠定基础。 粘结剂的核心价值在于 “缓冲充放电过程中的电极体积波动”。以石墨负极为例,锂离子嵌入时石墨层间距会扩大,脱出时则收缩,若粘结强度不足,活性材料易从集流体剥离,直接导致电池容量骤降。而 SBR(丁苯橡胶)凭借其线型共轭分子结构,既能与石墨颗粒表面形成物理缠绕与化学吸附双重作用,又能与集流体形成紧密结合,这种稳固的连接如同 “分子锚链”,可确保活性材料在复杂电化学循环中始终保持附着状态。 从用量来看,粘结剂仅占电池材料总量的 1%-2%,却是决定电池 [...]

为什么导电剂需要超声波分散?

为什么导电剂需要超声波分散 ? 使用超声波分散技术来均匀分散导电剂(如碳纳米管、石墨烯、科琴黑、乙炔黑等),这对于制备高性能电极(尤其是在锂离子电池、电容器等领域)至关重要。 导电剂,尤其是纳米级材料(如CNTs、石墨烯),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和强大的范德华力,极易团聚形成难以打开的聚集体。简单的机械搅拌无法有效分散这些团聚体,会导致: 1. 导电网络不均匀:团聚的导电剂无法形成连续、高效的导电网络,部分活性物质成为“死区”,导致电极内阻升高。 2. 浆料稳定性差:分散不均的浆料容易沉降,造成涂布不均,影响电池的一致性。 3. 性能下降:最终导致电池的倍率性能、循环寿命和容量发挥不佳。 [...]

实验室使用超声波分散设备处理什么材料

实验室使用超声波分散设备处理什么材料 实验室使用的超声波分散设备(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均质机)是一种利用高频超声波(通常20-40kHz)产生的空化效应对材料进行高效分散、乳化、破碎、均质和提取的仪器。其核心应用场景及处理的典型材料如下: 一、核心处理材料分类 1. 纳米材料分散 碳基材料: - 石墨烯、碳纳米管(CNTs)在溶剂(如NMP、水)中的解团聚与稳定分散。 - 碳黑导电浆料(锂电池电极)。 [...]

超声波分散设备能够分散哪些陶瓷浆料

超声波分散设备能够分散哪些陶瓷浆料 超声波分散设备凭借高效的空化效应与机械剪切力,可精准处理各类陶瓷浆料中颗粒团聚、分散不均、粘度异常等问题,显著提升浆料的均一性、流动性及后续成型/烧结性能。其适用的陶瓷浆料范围极为广泛,涵盖了从基础结构陶瓷到高端功能陶瓷的众多体系,以下是具体分类及深度解析: 一、氧化物陶瓷浆料 氧化物陶瓷因高硬度、耐高温、化学稳定性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但其粉体(尤其是纳米级)易团聚导致浆料性能劣化。超声波分散设备是解决此类问题的理想工具: 1. 氧化铝(Al₂O₃)浆料 典型应用:电子基板(如高频电路板)、磨料、耐火材料、透明陶瓷(如蓝宝石窗口)等。 分散难点:α-Al₂O₃颗粒表面羟基(-OH)易通过氢键形成硬团聚,传统搅拌难以有效解聚,导致浆料粘度高、流动性差,且坯体烧结后致密度不均(气孔率增加影响强度/透光性)。 超声波优势: - [...]

超声波电烙铁焊接在锂电池制造中的应用

超声波电烙铁焊接在锂电池制造中的应用 在锂电池制造中,超声波电烙铁(或更广泛的超声波焊接技术)是核心工艺之一,尤其适用于精密金属连接场景,其核心价值在于解决锂电池结构中“薄、小、异种金属”的连接难题,同时避免高温对电池核心材料的损伤。具体应用如下: 1. 极耳与极片的焊接 锂电池的电芯内部,极片(铜箔或铝箔,厚度通常5-20μm)需要与极耳(铝或铜合金,厚度0.1-0.3mm)连接,形成电流导出通道。 - 传统焊接(如激光焊)的高温易导致极片脆化、烧穿(尤其薄铜箔),或极耳与极片间形成脆性合金层(影响导电性)。 - 超声波焊接通过高频振动(20-60kHz)使极耳与极片表面塑性变形,破除氧化层后形成“机械-冶金结合”,热影响区极小(温度通常<150℃),可避免极片断裂或隔膜(熔点约130-160℃)受热融化,保障电芯内部结构稳定。 2. [...]

锂离子电池制浆系统全解析

锂离子电池制浆系统全解析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持续深化,不仅成为电网调峰的核心储能载体(支撑电网负荷波动时的平稳运行),更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储能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 通过存储间歇性发电成果,解决新能源并网时的供需错配痛点,这一趋势既推动锂离子电池技术向高安全性、长寿命方向迭代,也加速了制造成本的规模化下降。 一、制浆系统:锂离子电池制造的核心中枢 正 / 负极浆料制备是锂离子电池制造的核心环节,其分散均匀性、稳定性直接决定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如容量、循环寿命)与安全边界(如热失控防护)。当前行业主流制浆系统依据工艺原理可分为三大类,各类系统在材料适应性(如高粘度浆料、纳米级原料)、生产效率(如批次产能、连续产出能力)及浆料品质(如分散均匀度、粒径分布)上呈现显著差异,需根据生产需求选择适配方案。 1、间歇式:双行星真空搅拌系统 双行星真空搅拌系统是锂电池行业应用最成熟的制浆工艺,其核心工作原理是通过 [...]

实验室使用超声波分散设备处理电池电极浆料

实验室使用超声波分散设备处理电池电极浆料 在实验室研发电池(如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时,电极浆料的分散质量直接影响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如容量、循环稳定性、倍率性能)。超声波分散设备凭借高效的空化效应和剪切力,能精准解决传统分散(如机械搅拌、球磨)的痛点,成为实验室处理电极浆料的核心工具之一。其具体应用逻辑和操作细节如下: 一、电极浆料的组成与分散需求 电极浆料通常由活性物质(如LiFePO₄、NCM三元材料、硬碳)、导电剂(碳黑、石墨烯、碳纳米管CNT)、粘结剂(PVDF、SBR)和溶剂(NMP、去离子水)组成,分散的核心目标是: 1. 打散活性物质的团聚体(避免颗粒堆积导致的锂离子扩散阻力增大); 2. 让导电剂均匀包覆活性物质表面(形成连续导电网络,降低电极内阻); 3. 保证粘结剂分子充分溶解并均匀分布(避免局部粘结力不足导致的电极脱落)。 [...]

锂离子电池自放电机理与管控策略

锂离子电池自放电机理与管控策略 开路状态下电池容量/电压的自然衰减现象,其程度直接影响电池存储寿命与可靠性。核心诱因可分为三类: 一、化学副反应(固有衰减) 1. SEI膜动态演化 - 负极界面膜持续经历溶解-重构循环,消耗活性锂与电解液 - 高温环境反应速率呈指数级增长(阿伦尼乌斯定律) 2. [...]

超声波分散技术在锂电池浆料制备中的应用

超声波分散技术在锂电池浆料制备中的应用 超声波分散利用高频机械振动(通常20kHz-100kHz)在液体介质中产生周期性压缩与膨胀,形成微米级空化气泡。气泡在声压作用下剧烈溃灭,瞬间产生局部高温(>5000K)、高压(>1000atm)和强烈剪切力,可高效破碎颗粒团聚体,实现纳米级分散。 锂电池浆料分散难点 1. 多相体系复杂:活性物质、导电剂(如炭黑)、粘结剂密度与表面性质差异大 2. 纳米颗粒易团聚:导电剂比表面积大,范德华力导致二次团聚 3. 高粘度挑战:固含量提升加剧分散难度,传统搅拌易留死角 超声波分散工艺优势 [...]

Go to Top